聖地牙哥真性情
San Diego
聖地牙哥(SAN DIEGO)位於美國西岸最南端的邊境大城,跨個邊界就到了墨西哥。沿著風光明媚的加州海岸線火車由洛杉磯一路往南,會先抵達了聖地牙哥的老城火車站,早在十八世紀西班牙文化就在此深根,半世紀後則成了墨西哥了領土,這裡被視為加州誕生之地。
火車站旁成列的計程車幾乎皆由新移民駕駛,一旁墨西哥風情餐廳的店小二操著西班牙文拉攏客人入內用餐,置身於聖地牙哥幾乎有種自己不在美國領土的幻覺。繼續往南抵達了市中心,三英哩海岸長的海岸港口被稱做 Embarcadero,在西班牙文的意思是登陸之地,美國歷史起源於東岸,西岸開發因中部地景荒蕪、資源匱乏,因此早在美國白人殖民西進運動之前,西班牙人就從南部沿著海岸登陸
成了美國領土之後,聖地牙哥繼續因有著天然地利之便的港灣成了美軍海軍重要基地,現今退役的航空母艦永久的停泊在港灣,成了大型博物館,一旁有一座被命名為無條件投降海軍與護士相吻的大型雕像(Unconditional Surrender),一九四五年正處於二戰時期美國接獲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一名水兵興奮、激動地深吻了素昧平生的女護士,這瞬間 Alfred Eisenstaedt 拍攝下來成了記憶二戰歷史轉捩點的經典之作,之後藝術家 Seward Johnson 根據照片雕塑成高達二十五呎的雕像。
雕塑作品自2007年展出,2012年因租約到期拆除之後,聖地牙哥居民感到萬般不捨,在航空母艦博物館號召下進行籌款請求作者重新複製一座相同的雕像,終於在2013年情人節的周末重新回到了港邊。
事實上,這段歷史發生在紐約時報廣場,但或許有更多二戰時期的相戀與分離發生在聖地牙哥這個海港城市。九對二戰時期結褵的老夫婦在雕像揭幕典禮上再次舉行婚禮誓言儀式,無人不熱淚盈眶,儘管有人批評雕像的虛假、卡通化,這座如今當地人更喜愛暱稱為 THE KISS 的雕像持續的緊緊繫著聖地牙哥人對於這個城市的情感、對歷史的記憶。
市中心玻璃帷幕的高樓矗立,符合美國代表性的形象,上班族與參展人員西裝筆挺走在街頭,但一座海港大橋造型的天橋穿過商業區,對街煤氣燈街區復古黃燈溫柔的光暈彷彿又將人帶回了十九世紀古典的浪漫,緩和了腳步。咫尺的海岸獨棟住宅區,居民拉起了車庫,倚在一張躺椅慵懶的面對有椰子樹的大街,揮手與街訪鄰居與路人打招呼。
到了夜幕低垂,氣溫依然舒爽,酒吧戶外座位仍然高朋滿座,海岸沙灘仍有人揹著吉他唱著西部民謠搭配著部落手鼓。現在聖地牙哥已經是加州第二大城,但它仍舊存留著南方民族熱情與悠閒步調,以及封存著海港歷史印記,真實地令人深深地著迷。
文章及照片:Wanic
歡迎投稿: info@chinesegoldpages.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