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在防止蛀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唾液在防止蛀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馮國基牙科醫生
在一些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病患者中,有一些特殊的併發症,身體中的免疫系統因不知何故製造出一些打擊自己身體組織的抗體出來,將病患者分泌唾液的腺體破壞,而造成唾液分泌量大大地減少,這些病患者的其中一種典型的病徵,就是病人蛀牙特別多。
除了蛀牙特別多之外,那些病人的蛀牙也是較為複雜,在處理上亦較為麻煩的,就算牙醫常替他們進行檢查,但最多是一個月檢查一次,而唾液則是日日夜夜都被分泌出來保護牙齒的,由此可見,無論你花多少金錢及時間去看牙醫,始終都不能替代唾液的角色的;又例如癌症的病患者接受放射治療之後所造成的唾液腺體破壞,或是因某些情況下需要以外科手術割掉唾液腺體,蛀牙的問題便會很常見而且通常都會很嚴重,亦會很難處理。這些病人的蛀牙惡化到某一程度後,可能甚至需要把所有的牙齒都拔掉呢!在這種情況之下,病患者故然是需要用假牙來替代,但就算用假牙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為若然缺乏唾液,就算佩帶很合適的一副假牙也不是十分舒服的。因為如果沒有唾液,口腔便會容易乾燥,佩帶的假牙在沒有唾液的濕潤下便容易與口腔內的組織產生磨擦,導致口腔容易破損,而且可能還有很多問題出現;其實這種問題是不難想像的,相信很多讀者都有以下的經驗,假如你在晚上開著暖爐睡覺,早上起來便會感到口腔十分乾燥,那種感受是十分不舒服的;由此可以想像到若然廿四小時都是這樣的乾燥的話,是那樣的難受。
氟化物在防止蛀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可以拔掉所有牙齒,當然就不用怕蛀牙了;但我相信沒有人會以這種"砍腳趾避沙蟲"的愚蠢方法來處理的。因此牙科方面的專家便曾花了很多時間來作研究,找出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變牙齒的性質,令到它們更加堅固,而不會這麼容易受到酸性的影響及破壞。
經多年的研究,牙科專家終於發現一種稱為"氟化物(fluoride)"的物質,可以令到牙齒更加堅固。究竟這種"氟化物”為何會導致牙齒更加堅固呢?原來牙齒本身的組織主要是由鈣質及其他一些物質所組成,"氟化物"可以改變牙齒的特性,令到牙齒組織抗酸的程度提高;在上期曾經提及過,酸性物質的酸性度若然低於五點五度(pH5.5),牙齒表面的法瑯質就會開始溶化,就會產生蛀牙,如果有"氟化物"存在的話,酸性就要再強一點才會導致法瑯質溶化及蛀牙;因此有氟化物”在,蛀牙的機會便會大大地減低。
假如你是在先進國家如澳洲、香港等地長大的話,你根本不用太理會氟化物這東西,因為政府已經把適量的氟化物放在食水之中。那就是說每當你喝水時便會吸收到氟化物,在正常情況下足以吸收到足夠的氟化物來幫助保護我們的牙齒。
刷牙在防止蛀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我相信大家對刷牙已有十分深入的認識,亦十分清楚了解到刷牙對牙齒清潔的重要,但刷牙的次數、方法、所用的力度等等卻沒有一定的準則,早上起床後,有些人吃完早餐才刷牙,而有些人則是刷牙後才吃早餐的,這兩種習慣是否有分別呢?
理論上是晚上刷牙一次,早上吃完早餐刷一次,或是刷牙後吃早餐也可以。若然選擇在早餐前刷牙,在早餐後便應要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就不會這么容易產生蛀牙。
很多人刷牙都刷得很乾淨,這固然是好的,但間中有些人為求刷牙刷得乾淨而每次都大力地去刷而磨損牙齒;我曾見過這樣的案例,有一位病人因為牙痛而來求醫,以為是由於蛀牙而產生牙痛,但經細心檢查之後,發現原來他其實一隻牙都沒有蛀,牙齒還刷得很乾淨,牙痛的原因是因為刷牙太用力而造成磨損之故,就像以鋸子在牙腳長年累月地鋸上去一般;因此我希望在此提醒大家,刷牙要用柔軟的牙刷,當然一定要刷得乾淨,但千萬不要太過用力。
很多時我們刷牙都留意到流牙血的現象,但刷牙而流血並不是由於上述一般刷得太用力之故,而通常是因為牙齒”四周”的組織發炎”所引起,這種發炎被簡稱為牙周炎”。遇有周牙炎時,一旦碰到牙齒就會容易流血;有時病人看到某一處有流牙血的現象便不敢再刷那個地方,越不刷那個地方,便說多污穢的物積存在那個部位,牙周炎就會變得更加嚴重,越嚴重就會更容易流牙血,於是便造成了一種惡性的循環狀態,以致情況變得越來越差。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要找牙醫在那發炎的部位為病人處理乾淨;每次刷牙時亦要在那個地方小心地刷多一點,如果能完全做得對的話,過一、兩天後牙肉的發炎便會減少,亦會停止流牙血。
作者:馮國基(Dr John Fung)牙科醫生,雪梨大學牙科學士,澳洲牙科協會會員;專長於牙齒美容,被著名模特兒公司CHIC特定指派為該公司的牙齒美容醫生,客戶包括澳、紐、美、加、及歐洲著名模特兒及演員。診所設於BONDIJUNCTION。查詢電話O2–938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