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減肥
要減肥,但要減肥減得健康,除了必須有一個均衡飲食的生活習惯外, 運動是不可 缺 少的.
運動與健康息息相關缺,要健康伴你一生,除了均衡飲食外,您必須維持恆常的運動。應注意的是,運動的成效不取決於它的強度;一些溫和的運動,例如:瑜珈,緩步跑,甚至步行,只要持之以恆,定必有所成效,效果更較只是在短期內做一些劇烈運動為佳!
雖然,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益,不少人也了解到自己有運動或改善不健康生活習慣的需要,可是只有少數人能真正做到。究其原因,很多人都誤以為運動一定是「辛苦」的,所以便以「忙」為藉口來逃避。其實,只要您能找到一種您有興趣,又覺得「舒服」的運動,便可慢慢養成恆常運動的習慣。
如果真的太忙, 每天做10分鐘 的步行有運動, 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若你已很久沒做運動,或您本身並不活躍,那麼在開始建立您的運動時間表前您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 先各您的家庭醫生或物至治療師查詢。他們會根據您的年齡,體重和健康狀況來建議哪些運動最適合您。
- 運動不宜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剛開始時,您可每星期抽兩天,每天做5-10分鐘運動「然後可慢慢增加每次運動的時間,但不要,一次過增加太多,「當身體適應了後,您可增加至每星期作3-4次,每次15-30分鐘的運動。
- 少做運動的人,在運動開始初期,可能會感到有些不適(如:疲倦和肌肉酸軟).這是正常的。但是,如運動時感覺痛楚,便應立即停止及請教醫師或物理治療師。
- 要了解自己的身體,不要勉強某些運動或動作,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有所不同。
- 運動時要保持呼吸暢順,特別是在進行肌肉鍛鍊時。
- 在進行全何的運動前,必須作5至10分鐘熱身運動,步行或原地踏步。在運動結束前,亦要漸減動作和活動的速度,讓身體慢慢回復靜上狀態,才可完全結束運動。
肥胖對健康做成甚麼影響?
01 糖尿病
肥胖會造成血中胰島素過度分泌,越為嚴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時胰島素濃度越高,而進食後胰島素的分泌無法相對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現象。並且實驗發現,較胖者其細胞中胰島素受體較少,或是在接受胰島素時容易出現問題,所以肥胖者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若是體重減輕,則會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況
02 高血壓
胰島素過度分泌及胰島素作用減低是促成高血壓的原因,並且高濃度的胰島素會藉著加強鈉離子的回收及交感神經頻度來促進高血壓的形成。若是體重減輕,由於全身血流量、心搏出量及交感神經作用減少,所以血壓通常也會下降。
03 心血管疾病
肥胖者大多合併有血脂肪濃度過高的情形,因此容易發生血管栓塞,加速了血管的粥狀變化,容易造成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等疾病。研究中亦顯示,若能維持理想體重,則可減少心血管疾病、鬱血性心臟衰竭及腦栓塞的發生率。
04 癌症
肥胖男性較易發生大腸、直腸及前列腺腫瘤,肥胖女性得到子宮內膜、膽囊、子宮頸、卵巢及乳房部位的腫瘤之機率較高。
05 胰島素抗拒
胰島素抗拒會使肝臟、肌肉周邊血管接受葡萄糖的效率減低、肝葡萄糖產生量提高,且脂肪細胞開始增加三酸甘油脂的儲存,並且引發高胰島素血症,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及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等…疾病